福步外贸论坛(FOB Business Forum) » 工业品 » 新能源 » 环保、民生属性更优先,成本下降空间有限,《生物质电价政策研究报告》正式发布!

福步全球商业企业推荐: [Agricultural and Gardening Machinery] Rinieri Srl
2018-11-14 16:37 cayla001
环保、民生属性更优先,成本下降空间有限,《生物质电价政策研究报告》正式发布!

在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逐步退坡的背景下,生物质能面临的发展环境与光伏、风电等能源品类有何不同?短期内生物质发电成本是否具备大幅下降的空间?未来行业发展还面临哪些棘手问题?

11月7日,由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联合编制的《生物质电价政策研究报告》正式发布。

参与《报告》编制的专家向记者表示,希望通过《报告》传达和强化出生物质的定位,与能源属性相比,生物质更为优先的应该是环保属性,这是从本质上区别于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形式的关键。此外,就成本而言,生物质发电不具备大幅下降空间。

文丨 姚金楠

中国能源报记者

定位于民生、环保工程

《报告》指出,生物质发电属环保和民生效应优先的低碳可再生能源清洁电力。“这是生物质能区别于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最重要的一点。”《报告》主要编制人员、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窦克军表示,与其他能源品种相比,生物质能发电项目首先是惠农兴农的民生工程。

生物质能一方面可以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另一方面还解决了农林剩余物的处理问题。若以2017年底农林生物质发电的累计装机容量计算,每年就可消纳农林剩余物约7000 万吨,每年支付给农户的燃料费用可以达到150 亿元左右。

“生物质能应该是最接地气的能源,资源主要分布于农村地区,而且原料的开发、收集、加工、利用,很多都需要大量农民直接参与。”窦克军认为,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生物质发电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在消费侧直接替代燃煤,是农村地区推进燃煤替代最直接有效的选择。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政策研究室主任袁宝荣认为,与能源属性相比,生物质更为优先的应该是环保属性。

袁宝荣强调,在生态环境治理,特别是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生物质发电关乎治理农林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的环保处置,同时实现了可再生能源的清洁利用。可以说,生物质发电首先解决的是环境问题。

但是,当前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电价政策不断收紧,生物质行业也担心面临同样的问题。

对此,窦克军表示:“希望通过《报告》传达和强化出生物质的定位,首先是民生和环保工程,其次才是能源工程,这是生物质能从本质上区别于其他可再生能源形式的关键。”

成本下降空间有限

针对可再生能源“去补贴化”的长远发展方向,《报告》明确,生物质发电正积极探索降低成本和转型升级的可行性路径。但就近期而言,生物质燃料成本和未来随着排放标准的提高造成的环保成本的增长足以抵消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下降,因此,就发电成本而言,生物质发电不具备成本大幅下降空间。

在原料方面,《报告》指出,在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中,原料成本已占项目整体运行成本约 60%。

“事实上,在很多具体项目上,原材料成本已经占到接近70%。”袁宝荣认为,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大多是不需要支付燃料成本的,但生物质能发电却是需要持续进行高额燃料投资。

据记者了解,生物质资源的总量固定有限,但原材料的利用却是多元化的,所以原材料价格市场化程度非常高。在去年采暖季“气荒”时,原材料价格一度水涨船高。

此外,在排放处理方面,《报告》分析计算,以一台 30MW 的农林生物质发电机组为例,超低排放改造投入达 1000 余万元,且每年需要的维护费用也达到 800 万元以上。“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要求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的排放标准达到燃煤超低排放标准,企业就要增加额外的技术研发和设备投入。”

为此,《报告》也建议,将生物质发电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成本量化,客观反映生物质发电的真实成本,从而使生物质发电在电力市场体现公平竞争力。

“行业本身肩负着环保和民生的重担,在成本上还面临原材料和排放处理环节的压力,这也是当前生物质行业还需要国家补贴的重要原因。”袁宝荣强调。

补贴资金缺口143.64亿元

《报告》指出,截至 2017 年,未列入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目录的补助资金和未发放补助资金共计约 143.64 亿元。未纳入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金支持目录的项目的总装机规模已达 122.8 万千瓦,约占生物质发电装机的8%。

袁宝荣认为,相比于光伏和风电行业,生物质能行业的资金缺口其实是很小的。“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难度也远低于其他行业。”

对于这一状况,《报告》建议,生物质发电可借鉴《光伏扶贫电站管理办法》的激励政策模式,建立生物质发电项目专项电价补贴目录。通过单独列出生物质发电项目补贴目录,明确生物质发电项目补贴的优先性。明确生物质发电项目专项电价补贴目录的发布周期,考虑到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燃料收购直接关系到农民收益,建议专项电价补贴目录一年发布一次,及时发放补贴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在补贴方式上,《报告》也提出,要研究制定生物质供热的地方激励政策。

业界更为关注的是,单纯的生物质发电向热电联产转变是未来行业发展的方向之一,但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当前的补贴机制还主要集中在电力生产端,在供热端缺乏合理适宜的补贴措施。

但由于各地经济条件和热需求状况差异较大,本次《报告》提出的建议主要是在地方层面制定相应的热价补贴政策,并不是建议全国性补贴。

窦克军建议,出台地方生物质供热的相关财税补贴优惠政策,也是对当前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紧张状况的有效缓解。

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至今,虽说行业体量依旧不算大,但面临的问题却是多方面的,例如税收优惠政策还不够完善、具体项目还存在多头管理,行业对电价政策的稳定性还有很多担忧。

“在电价标准、补贴发放优先级等方面,《报告》并没有给出太多定量的结果,更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强调这个行业的特殊性。虽然有些行业面临急速的补贴退坡,但生物质能是区别于单纯的能源工程,希望行业内外都能够树立发展的信心。”窦克军强调。



详情请见以下链接:[ur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6569059944932883&wfr=spider&for=pc[/url]  (版权来自中国能源报)

页: [1]


FOBShanghai.com 2001-2025